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州妇女攀比之心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州妇女攀比之心

    镇江大军得胜归来,鼓舞了人心,连朝鲜国主听闻,都派了赏赐来镇江。

    毕竟蛮将佟养真前番驻守镇江,也是和朝鲜打过交道的,朝鲜知道此人蛮狠。

    按照约定,朝鲜应该派出一万朝鲜军,和镇江军共同防守镇江,不过七拼八凑,朝鲜最后只派出了五千军。

    唐清安并没有过分追究,因为根据谢友成的消息,朝鲜国内人心不稳,新的国主的位置并不稳定。

    “这入朝鲜境内留宿的士兵怎么办?”

    顾应时拿着朝鲜官员指控的书信,向唐清安询问道。

    金州原先男女比例失调严重,镇江流入的难民,民妇不少,稍缓了此难题。

    军中将领老军士,有粮饷和兵饷,所以每个月娶亲的不在少数。

    而又有将军的严令,不得骚扰妇女,既然如此,士兵们不敢违背,但毕竟人性难为。

    不少士兵趁着轮休时,偷摸入朝鲜。

    去朝鲜干什么,很多将领都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终于,这件事还是被朝鲜官员投诉到了唐清安这里。

    唐清安也很为难。

    金州军立军近四年,不少的老军士还是光棍,而人性的事怎么扭转呢。

    这些军士也遵守将军的号令,不在境内生事,好不容易有了朝鲜的渠道,难道唐清安能阻止吗。

    要阻止也很容易,下发一条军令,禁止士兵偷入朝鲜即可,以他的威望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可是这就显得他不通人情了。

    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甚至眼前的文官顾应时都会纳闷。

    “哼。”

    唐清安冷哼一声。

    人心就是不足的。

    他的镇江军的军纪,对比历史上东江镇士兵的军纪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东江镇士兵在朝鲜境内大规模的抢掠奸淫,可不是他的兵这么讲道理。

    那时的朝鲜不一样没有应对措施么,看来还是老好人当不得。

    “回复朝鲜,两国一衣带水,上下之情,不宜阻碍两国军民互相通婚。

    如今镇江缺马,请求朝鲜供应战马两千匹,母马一千匹,火铳五千杆,火药二十万斤。

    另今年以来,投奔镇江辽民数十万,粮草缺口极大,特请求朝鲜国主恩情。

    借粮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青布五万匹,棉布五万匹,花布五万匹,胚布五万匹。

    ……”

    当金州将军针锋相对的公文送回了朝鲜,引发了轩然大波。

    平安道监司李尚吉,愤愤不平的指责镇江军士如何在平安道为非作歹,引发百姓的痛恨。

    而金瑬,李贵等大臣则一言不发。

    同样,朝鲜国主李倧面色也一脸的平静。

    镇江军士入境带走朝鲜妇女回国做媳妇,这在李倧看来其实是好事。

    能加深朝鲜和镇江的关系。

    而他更痛恨的是朝鲜境内,不少官员对他的教书不理不睬,听调不听宣,或者公然的违背。

    当李尚吉痛斥完,不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受到了冷遇,一时间有些错愕。

    金瑬上前一步。

    “去岁,国库岁入米十六万石,别收米十三万石,合计二十九万石。

    宫中开支,两班俸禄,合计九万石,供应镇江二十万石,已经全部用完。

    如今金州将军提出,借粮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其余物资不计,我国是无法支借的。”

    因为不少地方的抗拒,导致去年收入大减。

    听到金瑬所言,众人陷入沉默。

    “镇江军把守朝鲜门户,抵御蛮族,护朝鲜之危,不可不理,就把国内军饷挪出来。zWWx.org

    不过金州将军索要份额太大,减半吧。”

    朝鲜国主李倧说道。

    在他看来,给那些听调不听宣的军队军饷,还不如拿去给镇江使用。

    养活镇江军,他还是朝鲜的国主。

    养活那些有逆心的将领,他不一定还能是朝鲜国主。

    金瑬,李贵等两班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其实也很好理解。

    历史上毛文龙后期无法大量获得朝廷的物资,登莱运转来的物资杯水车薪。

    而东江镇还能维持不溃,就是获得了朝鲜的支持。

    从战马,盔甲,武器,火铳,到粮,布,豆等物资,由朝鲜一力承担。

    而仍然不够的,东江镇军民蜂拥朝鲜境内,朝鲜史料称的兵遍满西路,祸及鸡犬。

    又有托称乏粮,责出郡县,定平以南,则纵兵侵暴,掠夺牛马,搜刮家藏,沿路一空,民皆号哭。

    此事不一而足。

    为什么东江镇如此举动,还能在朝鲜获得国主和两班的支持,就是因为东江镇才是朝鲜新政权的依靠。

    东江镇虽然在朝鲜军纪不好,但是在毛文龙死去前的五六年间,保证了朝鲜新政权的平稳过渡,站稳了脚跟。

    前任朝鲜国主李珲,不论如何也是在朝鲜当朝几十年,从倭乱中建立势力,成为一国之主的。

    哪怕有了汉城巨变,但是朝鲜各地心向前任朝鲜国主的臣将不计其数。

    唐清安不想镇江军在朝鲜百姓中名声变坏,才把诸事提前敲定,让朝鲜主动供应。

    不过此事有利有弊。

    利处就是在朝鲜百姓口中,不用败坏镇江军名声。

    弊端吗。

    有些朝鲜官员看不清形势,不如历史上毛文龙数十万军民入境,让朝鲜官员直面军威,不敢轻易得罪。

    因此突然向朝鲜借粮,一则是镇江的确缺粮,二则也是向朝鲜两班敲得警钟。

    很快,朝鲜的回信到了镇江,唐清安立马回信朝鲜国主,信中用词极其温和有礼,对朝鲜国主的大义之举,感恩戴德铭记于心。

    同时承诺,朝鲜国主但有所需,金州镇江军民百万,定然朝发夕至,听取朝鲜国主号令。

    这一封回信写到了朝鲜国主的心眼里,一时间对金州的将军,极其的满意。

    而汉城的一千镇江兵,不但精锐而且军纪十足。

    更重要的是,这支上朝军队,他的确能指挥的动,金州将军没有敷衍他。

    到了五月,从金州南部旅顺开始,到青泥洼,难关,金州城,大小黑山,新金……成片到镇江。

    其余小岛无法大规模屯田不计,其余各大岛上百,所有文员百姓,都开始了大忙。

    旧田九十六万亩,新田五十万亩。

    新田不但完成了年初定下的任务,还超额完成了十万亩。

    其中朝鲜各大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还有镇江和金州中间一带。

    这两处才是大头。

    而又有朝鲜和前番太上皇送来的物资,耕牛,才缓解了两地的粮荒,保证了百姓的口粮,没有耽误新修水利开垦田亩。

    如今一百四十六万亩田,三十六万亩用来种植麻棉,豆等作物。

    其中一百一十万亩,九十万亩用来种植蜀黍,二十万亩用来种植番米,麦稻等作物。

    九月的秋收,可供应九十余万人口之主粮,也极大的缓解蔬菜,棉布,牲畜草料等民生需求。

    渔船这几个月来,渔船数量增加了一百艘,合计两百七十艘渔船,每月可获得渔获接近两百四十余万斤海产。

    加上辽左长白山脉延伸出来的各山,从山里所获得的山货猎物,每年也有几十万斤。

    可以说如今的唐清安之下,能富裕的养活一百万民。

    唐清安带着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准备回金州,一路视察各地的播种情况。

    “成绩喜人。”

    听到将军的话,众官员都喜笑颜开。

    “可是现在两地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还有五十万的缺口,年底更是达到一百万的缺口,怎么办。”

    唐清安提醒道。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是啊,成绩喜人,但是缺口太大了。

    “田亩今年已定,后续新开发出来的田亩,也只能抢种一番,收获极少。

    只有渔场,造船越多,收获的渔获越多,每个月都能增加收获,可以继续加大船厂的规模。”

    李成贤提议道。

    冯胜之,顾应时两人都摇了摇头。

    “船厂的各序船工大匠,身边学徒最少的都有三四十人了,已经达到了极限。

    派再多的人也上不了手,发挥不了作用,反而造成拥挤,导致船厂管理混乱。”

    李成贤去年开始就常驻朝鲜各岛,因此对船厂的情况不熟了,听闻此言知道的确无解。

    当众人沉默的时候,唐清安笑道。

    “可否把大工序都细摊开来,每个人只做一道工序,如此不是就容易上手了。

    一道大工序从头做到尾,需要丰厚的经验,但是分成了小节,每个人只需要做手里的事。

    这样的话,哪怕普通人,只要教导几遍都能轻易的学会,不像以前要学许久,而且还技术不精。”

    将军的话音刚落,有人恍然大悟。

    唐清安其实早就想提出流水线。

    一则流水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二则事情繁忙,兵事民事搅成一团,事事都急。

    如果能成为节度使,开衙立府就好了。

    现在的总兵府虽然也有一套雏形,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唐清安并不敢太过违矩。

    “这主意极好,我仔细琢磨一番,亲自去船厂,和大匠们协商此事。”

    冯胜之说道。

    一行人一路指点,将军要回金州的消息,也已传开。

    将军去年年中离开金州到镇江,如今有了大半年未归,一时间金州上下都翘首以盼。

    秦可卿也在犹豫不决。

    “这有什么的,那蛮族的逆首,前些年占领了北镇一带,又去关外打败了蒙古。

    听说那蛮族妇女们,不也是出城几十里迎接吗,咱们金州妇女,如何能被她们比下去。”

    花眼家的眉飞色舞。

    “将军不是也说过,咱们金州妇女不弱于人吗。”键盘战斗家的红楼从辽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