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在线阅读 - 第390节
翻页 夜间

第390节

    安定公主府内,李慎修将手上报纸的终稿又看了—遍,尤其是那两条关于辽东战事后,女将立功授官以及受勋的条事。

    她面容不上不由露出笑意来。

    正看着,余光便从敞开的窗口见院中来人,是披着大氅的安定公主入内。

    李慎修忙搁下手中的终稿,起身出门迎接。

    曜初见她穿着,不免道:“顺顺,你穿的也太少了。”

    哪怕现在已经有了大名,但过去几年下来,曜初叫习惯了眼前姑娘的小名儿,私下无人之时,依旧如此称呼。

    李慎修,小名顺顺,李敬业之女。

    当年姜沃初见的不到十岁的小姑娘,而今也到了将笄之年,已经取了正式的名字。

    不过顺顺姑娘起大名,倒不是为了女子及笄礼,而是因为要入安定公主幕府为正式的公主府官员,那自然还是要有个大名的。

    英国公孝服之后,李敬业夫妻一起回到了辽东,但把儿女们都留在了京中。

    一来这是守边境将领留家人于两京的旧例,二来,用李敬业跑来跟姜沃说的话就是:“京中除了有二叔在英国公府内照料,在外这不还有姜相吗!”

    姜沃:……培根真是好拿自己不当外人啊。

    虽说看在英国公份上,也因她本身就很喜欢宁拂英母女,肯定会照顾。

    但正常流程不应该是,她跟李敬业道“我在京中会多加照拂,你放心”,然后李敬业感谢一番。

    结果李敬业说的全是她的词儿:“姜相—定会好生照拂他们,我再放心不过了。”

    于是姜沃也就改说他的台词:“哦,那就多谢你的信任。”

    李培根还点头笑道:“姜相也太见外了。”

    姜沃:……

    她放弃跟培根继续按照正常人的方式交流,准备端茶送客。李敬业却不准备走,还跟姜沃讨论起了女儿名字的问题。

    “我是从《诗经》里找的名字。”李敬业扒拉了好几天:“因我们—家子都是武将出身,我就从《武》诗中寻了—句—一但顺顺的书读的也不错,所以我就选了这句‘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李允文,姜相觉得如何?”

    姜沃:怎么说呢,李敬业也是费心了,找的也不是不好,但‘允文’这个名字,总让她联想起某个盛年失踪的皇帝。

    李敬业见她微有沉吟,索性就道:“要不姜相给起—个吧。”祖父临去前,嘱咐过他若大事不协或不定,当请教姜相。

    女儿名字这种—辈子的事情,当然算是大事啊。

    姜沃想了想:“慎修如何?”

    她知道李敬业虽在国子监多年,然就跟高中生—样,一出校门三月知识忘掉一大半。

    于是主动跟他解释道:“《尚书》中道:慎厥身修思永。”孔传则写的更明白一点:“慎修,思为长久之道。”*

    英国公放心不下之事,并不是府上能否延续荣华富贵,而是能否平安长久。

    李敬业念了两遍,也点头道:“好!”然后还带点苦恼之色跟姜沃道:“不知姜相还记得吗?你卦过我们府上将来会有劫数的。顺顺起这个大名,也好压一压。”

    姜沃点头:“自然记得。”

    劫数就坐在对面叭叭叭,这谁能忘记啊?

    *

    而李慎修进入安定公主幕府后,是做兵曹参事:掌公主幕府内亲卫(无论男女)簿书、考课等事。按职官制为正七品。

    李敬业起初听到女儿这个官位的时候,还道:“不错,我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国子监读书没官位呢。”

    不过各亲王府、公主邑司的官员,都不属于京官序列,所以李敬业又跟女儿炫耀道:“但你爹我啊开始做官时,可是考中的京官啊!”

    宁拂英在旁:……为什么跟孩子比了起来啊。

    于是宁拂英在旁轻描淡写提起了李敬业的宿敌:“程务挺已经是兵部侍郎了。”

    李敬业笑容戛然而止。

    但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就来到了李慎修脸上。

    而此时,李慎修想起爹娘离京前这些事,这回的笑容里就不免掺杂了些思念之意。

    不过,比起年底,她听说辽东新罗叛乱后的担忧已经好多了。

    尤其是……她的手指拂过油墨印成的‘宁拂英’三个字,后面还跟着受勋‘轻车都尉’。

    不过勋官是按照战功,只授官不管事。

    于是比起这个赏赐等同‘从四品’的勋官,李慎修更为母亲高兴的却是一个‘正七品’的实缺武将之职一—乌骨城镇将!

    按大唐武将职官所钦定:镇将、镇副(镇将副手),总判一城一镇之军伍事,镇捍防守!

    “还要多谢公主!”

    不只是谢安定公主在朝上建言兵部按功授勋,更是因为这个‘镇将’之职。

    其实原本兵部授予的是镇副,意思是李敬业这个安东都护府长史不在的时候,再让其夫人守乌骨城。

    还是安定公主提出,李长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乌骨城,而是在都护府内。

    尤其是接下来,朝廷要重整辽东之序,进一步‘安抚且以德教化’叛乱的新罗,李长史更不会在乌骨城了。

    既然只有宁拂英守城,那她授镇将并无不妥。

    曜初含笑摇头:“我提出来是—回事,但归根结底,还是宁镇将已经证明过,哪怕新罗突袭,且是精兵压境,她亦能守住城池。”

    李慎修用力点头:此战报传来,她也极为母亲骄傲。

    而且……爹娘在守卫家国,她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她除了在公主幕府任官,也在出版署做事。是报纸审终稿人之—。随着这份报纸,这个消息就能遍传十道三百六十州!

    李慎修不由振奋道:“公主,很快我外祖父母也就能看到母亲的战功了。”还有更重要的:“边关许多随军的夫人们,也能见到!”

    宁拂英之所以会守城,也是家学渊源,其父母都镇守庭州多年。她是打小习惯了见到父亲出城作战后,若有敌袭,母亲带兵守城的。

    曜初想的更多—些:“是,见到后,她们或许就能想—想自己的授勋录官事了。”

    宁拂英绝不是第一个守住城池的将领夫人,在她之前,边境上不知多少女眷,在敌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主动或者不得不守城。

    守过后,若名声事迹能传到朝廷,则或有嘉奖,或升诰命。

    但现在,却有了论官的先例。

    **

    公主府内,曜初和李慎修在商议报纸事,而紫宸宫内,媚娘与姜沃则在商议使团事。

    裴行俭‘出使波斯’事已定。

    但这次的使团,不是寻常的使团,而是标准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人当然得好好选一选,不能是鸿胪寺的寻常文官们。

    姜沃就听媚娘挨个说起—一狄仁杰,娄师德(跟他初次从军一样,再次额头上绑着红布以示决心),黑齿常之等数人,都来寻过天后,愿意加入护送波斯王子的使团。

    据说波斯王子听后非常感动。

    媚娘是让姜沃来帮她选人的,结果却听姜沃道:“此去计比武要紧,若是我去的话,能够……”

    “行了,不说这件事了,我另外有事跟你说。”

    天后并不太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嗯,想都不用想。

    姜沃也只好作罢,她也知道媚娘能同意自己的去的概率微乎其微。况且……朝上宰相已经走了俩,再搭上—个,三省六部也要转不开了。

    估计等裴行俭离开京城后,她就得暂调尚书省重操旧业了。

    唉,可惜当年三人的玄学小分队,薛仁贵裴行俭再次汇合了……她却不能去。

    而媚娘与姜沃说起的是另外—件事——

    她取出了一张边境军备图,正是河陇安西地区各州各地的屯兵图纸。

    这是开战之时,但绝不是备战之期,为了这—天,准备了何止二十年。

    姜沃认真看着这张图:从接文成回来那一天开始,薛仁贵也好,她也好都轮番给皇帝上过书,陈述过备兵吐蕃的重要性。

    那时候,才是永徽二年。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

    已经习惯了高原练兵的将士,与吐蕃兵士起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至于如从前一般,平原上的士兵到了高原上先病倒一半。

    最要紧的是,病了还搞不明白缘故,还以为是‘瘴气所逼’,空气有毒就很损军心斗志。

    毕竟未战先怯,兵之大忌。

    如今,这一条倒是可以放心了。

    媚娘的手指一处处点过屯军之所,先说起这次吐蕃攻打的鄯州,这原就是边防重地——

    “鄯州,原屯兵一万五千人,鄯州西一百二十里,四千河源军。鄯州西北三百里外,四千人驻扎在白水城……”

    这些年来,为备预吐蕃进犯的军队,安西各重地皆有屯兵,人数从数百人到上万人不等,共计六万余人。无论吐蕃进犯何地,彼此皆可相互支应。[1]

    如今,战起。

    *

    数日前,吐谷浑沙州。

    在知吐蕃进犯之后,文成也在看同样一份兵图:说来,大唐屯兵于各处重地也都是数千人为主,上万的都是极少数。

    说她手下的数千人并不算少,再加上……弘化公主在旁道:“吐谷浑的指挥军伍之权交由你,我也好,可汗也好还更放心些。”

    毕竟吐谷浑离吐蕃太近,常有官员被收买策反——这点弘化公主感触最深,她和亲过来的途中,吐谷浑宰相就谋反了投奔吐蕃去了,想把她劫走,破坏吐谷浑跟大唐的关系。

    对吐谷浑可汗来说,自家臣子,还真不一定有大唐将领可靠。

    文成颔首:“已有斥候探知,此番钦陵率大军进犯鄯州。”

    而奔吐谷浑而来的却是……

    文成点了点桌上的信:“赞普(吐蕃王)芒松芒赞本人。”

    吐蕃尚武,赞普亲征是常事。而他在吐蕃与吐谷浑的边境打过一仗后,命人给文成公主送了一封‘国书’。

    第253章 敌人的自信